
幾十年來,出國十幾次,這卻是我頭一遭從二航飛。比起隔壁的赤蠟角或曼谷機場,總覺得我們的航站大廈少了點現代感,直到有機會來到二航,令我眼睛一亮,原來井底之蛙是我……
可能是因為直飛大陸的班機關係,這才讓我有機會一睹二航的風采。嶄新光鮮的軟硬體設施,加上寬敞明亮的空間結構,恰恰乎達成了人們對於航站的想像。
這一天的班機起飛時間是傍晚時分,因此下午二點多才姍姍來到二航報到。check in之後直上登機口,走在挑高的長廊上,拖著登機行李的倒影就落在地面石英磚上,偶爾瞥一眼落地大窗外藍天白雲停機坪上的飛機,再高大的人走近落地窗前都成了小剪影。
自顧自的拖著行李,邁向登機門方向,終於在這一刻感受到,已經要漸漸變成了旅人。
航站裡其實沒什麼人味兒,因為在偌大的空間裡,人們只川流不停留。連販賣的東西也不親民,什麼都貴,食物貴,精品貴,免稅的菸酒及歐舒丹六條一組的護手霜偶爾除外。
但我喜歡航站,對於航站一直有一種著迷的情節。因為,航站代表一個階段的過渡,代表身份的轉換。
離境前,進入航站。從一般的住民,過渡成為勇闖天涯的背包旅人,是身份上的轉換。
到達目的地後,步出航站。卸下一身的工作、責任、承諾,只單純做回自己,是心境上的轉換,暫時告別routine job的束縛,是獲得真正自由的開始。
已經不是第一次了,每次在出國前總有好幾天得忙得焦頭爛額,要打理好所有手頭上的事情,要交待好所有待辦及待追的清單,安撫好客戶的情緒,還要先回家給爸媽看一下。如果只是短程三五天的旅程,那還好辦,如果長則一個月之類的歐洲行程,那就更麻煩了,可能出國前一個禮拜都別想睡好了。
只是,再忙都值得。因為只要一到點,一到機場航站等飛機的那刻起,所有的辛苦繁忙都會有了代價,想再為公事操煩都已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矣。在前往航站的計程車上,可能還得為聯繫事宜而電話不離手,但一到了航站,一入了登機口,想都別想,身外的工作鎖事全都可以放下了。
選一張靠近落地大窗的位置,心裡估計著還有多少時間,不急不徐的啜飲一口機場裡賣得很貴的咖啡,僅管心裡還是很迷戀家鄉的金黃陽光,但掛念著登機時間的想法,還是令即將踏上旅程的人們,輪番快速的坐坐就走。
還沒坐熱就空著的桌椅,靜靜的待在原地,好整以暇的等待下一個拉著行李捧著咖啡來到的旅人。
二航除了不可少的美麗精品店外,還很貼心的提供了有internet access的電腦服務。好奇心驅使下,我也點入了無名,有趣的是所有介面竟成了英文,除了文章內容還保留了原來的中文,其他所有介面上的引介文字,全成了英文,一點也看不出從中文轉換過去的痕跡。
看到航站,就像是終於可以回到真實自己的一個轉換器,所以我喜歡航站。
當然,事情總有一體兩面,就像老祖宗說的太極兩面,有正必有負,有進必有出,有得必有失。當回程的飛機載著滿滿的心及行李,回到最初離開的位置時,當你再次見到初分離的航站時,你就會知道,是時候該把心收回來了。
是時候該從浪跡天涯的旅人,變回安份守己的工作螺絲釘,下一分鐘即將攤現在面前的將會是再熟悉不過的routine job,日復一日。只是,這時的你已經與當初離開航站時大大不同,別人或許不知情,但你自己知道,你將有更堅強的能量可以面對未來更新更大的挑戰。
要我票選我最鐘愛的幾個地方,航站絕對在其中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