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隱身在巴黎繁華的歌劇院後面,至今仍保存有19世紀精緻玻璃鑄鐵天棚的巴黎廊街,替這個城市封存了上百年人們的生活足跡及時代的味道。是個迥異於現代巴黎的另一款風貌。
「天棚廊街」概念上有點像是台北五分埔地區的街構,好幾條街或垂直或水平,因著某種原因,成了一個聚落的形式,統一都做了天棚好遮陽蔽雨,儼然成為一個城中城,然後就成了一個在地的特點。
不過當然不同於五分埔的重點全在服飾的批發,巴黎的廊街歷史可是源遠流長,最早建於19世紀初期,後來在1970年代末期經過巴黎市政府的精心整修後,引進許多高檔名店的同時,也保留了舊巴黎的許多東西,新舊並存,相當具有特色。
這次一樣是選在炎炎夏日來到熟悉的巴黎,這一天早上剛離開Jessieu區的阿拉伯世界(Institute of Monde Arabs),那是一棟很久以前蓋的、但建築風格及材質卻是相當現代與未來的世界級建築(這段未來建築之旅以後會再詳述)。頂著戶外37度高溫的豔陽,看盡科技的極致展現,我們決定回頭探訪人文巴黎,於是我們決定前往巴黎杜樂麗及歌劇院附近的廊街。只是為了能好好閒逛一番。
維多(Passage Verdeau)廊街跟其他著名的廊街一樣,都有著挑高的天棚,上面覆蓋著細長一片片、造型相當現代化的透明玻璃,身處其中宛如溫室般,明亮、宜人且舒適,再加上可遮陽蔽雨,自然成為巴黎人四季最愛的散步好地方。
各式創意櫥窗也是廊街裡的驚豔賣點。
不論走到哪裡,露天的咖啡雅座永遠是巴黎人的最愛。
廊街的入口常在一個不經意的巷口處,小小門框大小的入口,一腳踏入卻常有驚奇發現。
復古味十足的書攤舖子,很適合午後好好駐足翻賞一翻。
童話情境般的招牌,帶人重回舊時的巴黎時光。鏡頭遠處還看得見鷹架正在修整中。
廊街裡多的是這類的特色店家。
在傑佛瑞廊街(Passage Jouffroy)邂逅了一間百年糕餅店,立即被櫥窗內的蛋糕吸引進店內了。
店內令人望眼欲穿的美味商品。
我們各自點了一套茶點:巧克力慕斯加檸檬茶以及酒釀點心加薄荷茶,一共16.5歐元。
非常別緻的黑糖棒:一邊放入杯中一邊等待融化,待覺得足夠甜度後也很方便直接取出。
晶瑩剔透的白糖棒。
茶具亦有茶沙龍(Salon de The)的水準。
寬敞明亮的二樓用茶空間。
二樓用茶空間的另一角度。
鑲嵌彩繪地板及耀眼的精品店櫥窗。
廊街是個懷舊的地方,讓訪客在滿街的舊娃娃店、精緻舊書局、古董店及吉他樂器工作室中找回舊日的時光記憶。
廊街內有各式舊書攤、古董店、畫廊、茶沙龍、餐廳及手藝工作室,至今天仍保存19世紀舊巴黎時尚的氣息及風味。走上一趟,讓人彷彿重回舊日時光。
在廊街裡可以找到相當精緻的客製化商品。
廊街一角。
巴黎最早的全景廊街(Passage des Panoramas)建於1799年,是懷舊收藏家們的天堂。
廊街裡有相當多精典的百年糕餅店。
逛累了還可隨處選個清幽的咖啡廳坐下來休憩片刻。
廊街中有許多販賣集郵、古錢幣、舊名信圖片、版畫的大小商店,是懷舊收藏家的天堂。
站在大街上往廊街內望去,很難不受吸引往內走吧。
廊街一景。
廊街迷人之處,很重要的一點是天花板採透明玻璃頂,讓隨時射入的陽光都可直接灑進迴廊,讓整個空間更加宜人。
廊街也曾經是過去文人偏愛的逛街及約會地點。
巴黎人喝下午茶及晚餐的首選地方。
照片上方小顆的Macarons,一顆要價1歐元(盒中小型的macaron,大型macaron一個約3歐元,比起台灣動輒2-3歐元的小型馬卡隆單價,稱得上是物美價廉。
捧著五顆的Macarons,帶著滿足的心情離開廊街。天色還很亮,市溫應該也還有個28度吧,決定再晃到前方不遠的歌劇院去,以我們的腳程應該可以在半小時內到吧,如果沒有走錯方向的話,還來得及搶在關門前去朝聖一番。
(原本刊登日期為2008.07.1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