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個剛下過雨的午後。剛剛才離開畢卡索美術館旁的一家咖啡館PAGE 35,避雨的時候好好的喝上一杯咖啡,現在精神全來了,我們重新踏上冷清清的街道,不知不覺就往瑪黑區走了過去,這裡是巴黎最具藝術及SOHO創意的人文區塊,行人稀稀落落,應該是因為雨天吧。肯定不是個適合逛街的日子。
突然,我們抬起頭,在街角遇見了一家書店。
深灰綠色的門面充滿了延展性,上頭什麼也沒有,只有斗大的書店名稱,透露著簡約與特立風格。這裡是Florence Loewy—Books by Artists(佛羅倫斯洛維藝術書店),是一家書店,或者說的更精準一點,門內的主角可不是一般坊間的出版圖書,而是「身為藝術作品的書」。我順便瞥了一眼街邊的路牌,這裡是rue de Thorigny。
無視於玻璃上斗大的紅底白字COMPLET,我們推開了僅容一人身過的店門。舊式木頭鑲著長型玻璃的店門,著實令人懷舊了起來,我特別喜歡這種需要扶著把手,用力一壓再推開的大門,伴隨著門板鏈條少了潤滑油的嘎嘎聲,彷彿是一個時光與境地的過渡地帶。
書店內毫無疑問是個有趣的空間,在一眼即可望穿的方正空間中,矗立著三個高達天花板的迴旋書架,可以當一般書架般大量藏書,也可充當展示用架。由漆上米白色的樺木板,層層架疊起來的旋轉式書架,利用弧形的視覺效果及完美的收邊技巧,以及每一格格子線條的垂直對稱,讓每一個切割的立面都猶如幾何圖形般的完美與對稱,也讓不到十坪的小書店,經由書架迴旋延展的效果,大大增加了它的存在感。
原來,這是一間結合了建築點子的藝術書店。
設計這套迴旋書架的創意,就來自巴黎在地的建築師Dominique Jakob及Brendan MacFarlane。這個成立於1994年的建築師事務所,作品幾乎都是以此類實驗建築的風格所著稱,而Florence Loewy書店,正是他們成軍7年後一項成熟且具話題性的作品;故意選在小坪數的空間,大玩建築結構的堆積木遊戲,充分展現他們對建物周遭環境的創意與批判精神。兩者兼具。
不只空間有趣味,店內的人員也很有趣,與其說他們是專業的書店販售店員,我倒覺得他們更像埋首於書堆裡的書籍研究者。
除了在我們剛踏入店門時,低調地偷瞄了我們一眼外,剩下的時間,店內兩男一女的人員多專注在他們手上書籍的整理與歸類,像極了古董書店裡的書籍醫生,一絲不茍地看護著他們手裡價值不斐的圖書。舉例來說,我就發現了一本長相極為平凡、比25開還小本的新詩選,要價竟高達120歐元,理由是那是用極昂貴的輕塗布面紙,手工製成!我仔細且小心翼翼地翻著書頁,實在看不出其中端倪,最後還是很恭敬地將它送回架子的高處。
書店內除了三個旋轉式書架的展示空間外,另外還有一個小廳專門供3D創作展示之用,不定期展出各式影像與出版品結合的作品。我們造訪之時,正在展出一系列建築結構的影像作品,包含了平面印刷品及立體模擬建築體,不求花俏設計,卻是另一種結構之美。
書店空間特立獨行,店內展示及販售的圖書也非一般等閒之輩,這裡專門展示藝術家的創作圖書,多半都是限量商品,且以設計類作品為大宗,其中也有藝術家的手工書、特殊開本的線裝書、新藝術的塗鴉書卡,甚至還包括了一本精裝藍布皮的無字天書。
這是一本厚達3.5公分的藍色布皮精裝書,封面像是密碼般的錯置字母,內頁是倒置的書頁,每一頁都只錯落了一個數字與一兩行文字,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膏藥?我們與店內三名人員花了近半小時,卻還是猜不出該書作者的用意為何。同行的Ethel一眼就愛上它,僅管內容有如一本無字天書,但她還是掏出42塊歐元,決定將它帶走。就當它是本無字天書好了,它著實是一本很紮實且作工精美的無字天書。重點是它還很實用,25開本大小的厚實尺寸,剛好可以放入Channel經典菱格紋2.55包裡。
但店內的人員不肯放棄,他們表示,很多圖書製作的巧思與原意,他們有時也得與創作者再三溝通才能有所理解,至於那本藍布皮的無字天書,經過他們努力打了幾通電話,卻都不湊巧無法聯繫後,幫忙打電話的女子握著話筒,熱心的請我們明天再過來一趟,因為她相信晚上應該可以聯繫上創作者。好一個體貼的店員,但是我們婉拒了她的好意,一來是因為我們隔天就要飛尼斯了,二來是帶著一本莫名的無字天書離開,也算是件浪漫的事。
踏出Florence Loewy時,陽光又從層層雲霧間探出了頭,我們決定再回去PAGE 35喝杯咖啡,咖啡館裡黃紅相間的主色調,明亮、飽滿、穩定,恰好詮釋我們當下愉悅的心情,好一場巴黎街頭的書店奇遇記。
我愛逛書店,尤其是在旅行途中。每次推開書店的大門,總有種如入寶山般的喜悅,似乎隨時都會遇到驚喜。拿起一本新上架的書,用手惦惦它的重量,或翻翻雜誌,感受紙質的粗細,有時還聞得到油墨新乾的氣息,又或者細細檢示店內的文具或小精品,百看不厭。
因此,每到一個城市,在我的旅行地圖裡,一定少不了書店這個地標。
有些書店是慕名而去,像是位於塞納河畔的莎士比亞書店就是其一,有些書店則是不經意間發現的,像這次遇上巴黎瑪黑區的佛羅倫斯洛維─藝術家書店,就是一次美妙的巧遇。一次雨中的隨興散步,為我的私房巴黎記錄,又多添上一筆值得眷戀的註解。